栽培技术
1. 适用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荆芥(即罗勒,Ocimum basilicum L.)的产地环境、品种选择、种子质量、苗菜生产、大田生产、留种及生产档案的基本要求。
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绿色食品荆芥苗菜和大田生产,长江流域其他地区亦可参考使用。
注:在湖北产区,所谓“荆芥”实为罗勒(O.basilicum L.),与唇形科(Lamiaceae)裂叶荆芥属(Schizonepeta)皇冠彩票香港分分彩荆芥(S.tenuifolia Briq.)为同名异物。本标准所谓“荆芥”均指罗勒。
2.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;
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;
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;
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;
NY/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;
NY/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;
NY/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;
NY/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;
NY/T 74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;
NY/T 1056 绿色食品 贮存运输准则;
NY/T 1325 绿色食品 芽苗类蔬菜;
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。
3. 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(1)荆芥
唇形科(Lamiaceae)罗勒属(Ocimum)植物罗勒(O.basilicum L.)。
(2)荆芥苗菜
利用荆芥的种子直接生长出的可供食用的嫩芽、芽苗。
4. 产地环境
应符合NY/T 391的有关规定。
5. 品种选择
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抗病、优质、高产品种,不应使用转基因品种。宜选择尖叶荆芥或圆叶荆芥等品种。
6. 种子质量
品种纯度不应低于95%,净度不应低于95%,发芽率不应低于80%,含水量不应高于8%。
7. 苗菜生产
(1)生产场所
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,提倡和推行工厂化、规模化生产。
(2)生产用水
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。
(3)基质
宜用保水能力强、轻便、干净的吸水纸等作基质,浸湿铺于盘底。
(4)种子处理
种子去除杂质后用28~30℃温水浸泡8~10小时,之后洗净、沥干。
(5)播种
播种容器宜选择长60厘米、宽24厘米、高4~6厘米的平底有孔塑料盘,播前洗净并用新鲜石灰或漂白粉消毒。每盘播种50克(347克/平方米),叠放于育苗架上,每天倒盘及喷水1次,使种子和基质保持湿润。
(6)苗床管理
播种后用黑色塑料膜覆盖遮光,5~8天后逐渐揭膜见光绿化,后每隔1~2天上下、左右交替换盘,使幼苗见光均匀,直至收获。白天温度宜保持在20~25℃,夜间温度10~15℃。每天浇水1次,至苗高4~6厘米即可采收。
(7)采收
将荆芥芽苗去根,包装上市。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NY/T 1325的规定。
(8)标志、标签
标志使用应符合《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使用规范手册》的规定,储运图示应符合GB/T 191的规定,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。
(9)包装、贮藏和运输
包装应符合NY/T 658的规定,运输和贮存应符合NY/T 1056的规定。
8. 大田生产
(1)选地整地
宜选土壤疏松透气、肥沃湿润、排灌方便、阳光充足的平坦地块,将土块粉碎、耙平,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,配合施用绿色食品专用肥50千克。畦面宽宜为130厘米、高宜为25厘米。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/T 394的规定。
(2)播种育苗
①时期与设施
可周年播种育苗,冬季和早春应注意保温防寒,夏季和初秋应遮阳保湿。
②种子消毒
每1千克种子宜用1.0~1.5克绿亨2号(多·福·锌)拌种。先将种子用少量水均匀湿润,然后加入所需药量拌匀,之后立即播种。
③直播
整地作畦后,在畦面按行距25厘米开0.6厘米深的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,每亩宜用种0.5千克。
④育苗移栽
a.育苗。播种前苗床要浇足底水,每1平方米撒播种子10~20克,播后覆细土,以盖没种子为度,稍加镇压,之后覆盖稻草保湿。
亦可用穴盘育苗,播种后洒水和覆盖基质,置于15~20℃条件下催芽至出苗。
b.苗期管理。出苗前除草,每亩苗床宜用24%果尔(乙氧氟草醚)乳油50~100毫升或48%地乐胺乳油200毫升,对水40~50千克喷雾。出苗后揭去覆盖物,苗高6~7厘米时间苗,苗间距宜5厘米。
(3)定植
宜于苗高10~15厘米或有3对真叶时带土移栽大田,株距宜15厘米,行距宜20厘米。夏秋季节覆盖遮阳网,冬春季节采用塑料拱棚、塑料中棚、塑料大棚保温防寒。
(4)定植后管理
移栽后宜培土固苗,并补齐缺株。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宜沟灌。雨天及时排水。适时中耕松土、培土和除草,结合松土和培土每亩施腐熟厩肥800~1000千克。每次采收后,每亩施腐熟粪肥或沼气发酵肥料1500~2000千克。
(5)采收
宜于苗高15~20厘米时开始采摘嫩茎叶,以后每隔7~14天采收1次。采摘宜于清晨进行,及时上市销售。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NY/T 743有关规定。
(6)标志、标签、包装、贮藏和运输
同7(8)和7(9)。
9. 留种
秋季采收前,选择生长健壮、具备品种典型特征的植株留种。种子成熟后,择晴天采收。晾干脱粒,除杂,置布袋中,悬挂于通风干燥处贮藏。
10. 生产档案
应建立生产档案,记录产地环境条件、生产技术、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、采收等,应具可追溯性。档案保存应不少于3年。
病虫害防治
1. 防治原则
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采用农业措施、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,合理使用化学防治,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。
2. 农业防治
选用优良抗病品种,培育适龄壮苗,合理调节茬口,与禾本科作物轮作,每亩用300千克的菌肥耙入3~4厘米的土层,利用测土配方施肥,重视有机肥施用,降低土壤中硝酸盐的浓度。同时及时清洁田园,拔除病株,并在病区撒生石灰粉消毒,防止扩散。
3. 物理防治
宜用糖、醋、酒液或甘薯、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地老虎、黏虫;用性诱剂、干湿诱捕器、杀虫灯诱杀银纹夜蛾。
4. 生物防治
保护或释放天敌,如蚜虫可用瓢虫、蚜茧蜂、蜘蛛、草蛉、蚜霉菌、食蚜蝇等天敌防治,棉铃虫、烟青虫等可用赤眼蜂等天敌防治。提倡使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、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、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。
5. 化学防治
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/T 393的规定,每一种化学农药在一个生长季只能使用一次。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。
备注 《长江蔬菜》2014,(23)
网站地图 | 88彩票韩式1.5分彩 | 皇冠彩票湖北快三 | 皇冠彩票北京PK拾 |
菲律宾申博娱乐官网 | sunbet | 申博现场游戏sungame | 太阳城申博官方网址 |
申博太阳城系统体育 | 蓝盾现金游戏在线娱乐 | 澳门金沙娱乐网址 | 澳门新葡京娱乐官网登入 |
皇冠彩票河北快三 | 皇冠彩票香港二分彩 | 皇冠彩票广西快3 | 皇冠彩票广西快3 |
88彩票台湾28 | 皇冠彩票东京1.5分彩 | 88彩票斯洛伐克28 | 皇冠彩票上海快3 |
888sbib.com | 1113898.COM | 888sbsg.com | 994sun.com | 215SUN.COM |
175SUN.COM | 1112934.COM | 78csb.com | 218PT.COM | 205SUN.COM |
729XTD.COM | S618U.COM | 33sbsun.com | 979sj.com | 261SUN.COM |
697SUN.COM | 307SUN.COM | 978jbs.com | 304psb.com | 883XTD.COM |